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住房設計標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住房設計標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樓房層數的建設標準?
按《國家住宅設計規范》,普通住宅層高不宜高于2.8米,臥室、起居室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米。
2.8米是這一層的地面到上一層的地面.這個尺寸是含樓板厚度的,普通住宅層高2.8米,可以在保證居住舒適度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
住宅的高度計量除了用“米”,還可用“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
層高通常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層高減去樓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凈高。出于降低成本、節約建材、節約土地等考慮,目前一般住宅層高都在2.8米左右。
擴展資料:
層高為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
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筑層高采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
層高,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建設部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的規定,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說到層高,我們必須將其與“室內凈高”予以區分。《住宅設計規范》規定,室內凈高是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室內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層高=室內凈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室內凈高。
《商品房買賣合同》中一般是就層高進行約定,而許多買受人在交房驗收時測量的是室內凈高,忽視了樓板厚度。
1.當住宅樓的所有樓層的層高不大于3.00m時,層數應按自然層數計;
2.當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物內時,應將住宅部分的層數與其他功能空間的層數疊加計算建筑層數。當建筑中有一層或若干層的層高超過3.00m時,應對這些超過3.00m...
3.層高小于2.20m的架空層和設備層不計入自然層數;
4.高出室外設計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計入地上自然層數。
12層住宅設計規范?
正常情況下是40米左右。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規定: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朝向應不小于樓房高度乘以0.7這一系數,東西朝向不小于樓房高度乘以0.5。而房屋的前后間距,普通小區居住用房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2021-0民用住宅標準》中規定,住宅建筑層數達到12層或12層以上時,應配置不少于2部電梯。也就是說,低于12層時,僅需配置頂多1部電梯。另外,雖然已經跨越了27米這條界線,但是7層至11層的住宅建筑,樓梯的數量和形式是一樣的。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基于上面兩條原因,就單棟建筑而言,即便是高度超過27米超出了“多層建筑的范疇”,只要不超過11層,其公共部分的設計與多層建筑是一樣的。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相比起多層建筑,小高層能更好的利用土地,樓棟數相同的情況下能得到更多的面積,品質也較之多層建筑沒有明顯降低。當然,在樓棟間距控制、消防車道設置等方面,小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是存在差別的。
住宅建筑如為12層,我們建筑設計人員戲稱“敏感層”。因為《住宅設計規范》中,對十二層及上十二層以上住宅有專門規定。
(摘錄)如: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其中應設置擔架電梯。又規定: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每單元只設一部電梯時,從第十二層起應設置與相鄰單聯通的聯系廊。(其它對十二層及以上住宅規定暫略)。
以上就是住宅設計規范對十二及以上住宅的(部分)規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住房設計標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住房設計標準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