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建筑設計標準圖集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建筑設計標準圖集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求關于建筑設計的期刊或者資料?
在中國 建筑設計類的核心期刊有 《世界建筑》《建筑學報》《時代建筑》等,此外還有建筑創作,華中建筑等,都挺不錯的,個人感覺建筑學報的理論性比較強,而世界建筑和時代建筑圖片多一些,看起來輕松一些。
而且這些雜志都是很權威的,都是像清華,同濟這些高校的建筑學院主編的。
里面有時會涉及一些室內設計的內容,但是不多,如果你想看室內設計,則有專門的室內設計雜志,你可以去一些書刊報紙的訂閱點,這些雜志都可以訂閱。
國外的設計類雜,例如日本的《A+U》,意大利的《domus》 都不錯,這些在書刊訂閱點可以訂閱它們的中文版本。我是學建筑的,在學校的期刊訂閱處都可以訂到這些雜志。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圖集中5.5.21中疏散走道總寬度跟疏散樓梯一樣大小?
你問的是《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圖示》13J811—1,5.5.21條疏散走道總寬度跟疏散樓梯一樣大小?
答:請把5.5.21條讀仔細了。疏散走道和跟疏散樓梯總凈寬度,大小不一樣。
5.5.21已經很明確了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此言已經告訴你不一樣。因用了“各自”總凈寬度)。其第1款更明白了
1.……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毎100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不小于表5.5.21的規定計算確定。
建筑設計規范(相鄰建筑距離的問題)?
一、高層建筑與圍墻之間的距離,規范上未做明文規定,原則上滿足基礎施工需要為準。二、如果你問的是現有兩棟小高層與擬建商業建筑之間的距離,那這個問題比圍墻的情況要復雜的多,它主要與建筑物高度、建筑物防火等級以、相鄰外墻的性質以及想到之間的位置有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1、施工間距:以滿足基礎施工需要為準,具體距離取決了基礎形式、土方開挖及邊坡支護形式,這個距離屬于技術層面的要求,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無法給出準確數字;2、日照間距:雖然現有小高層位于擬建商業區的東、西兩側,但如果商業區高度較低,或兩側小高層位置向南前出,那么你必須采用日照分析軟件,對擬建商業做日照分析,這個分析需要建筑物之間的詳細位置,分析的原則是國家規定的大寒日標準日照時間,這個間距設計單位在出具施工圖紙時便已經考慮了,因為缺乏詳細參數,這個距離無法準確給出;3、防火間距:這個間距應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4.2條的要求確定。詳見圖片,你可以根據參數自行確定。
南寧最“奇葩”的建筑是什么?
對于所謂的奇葩建筑,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也就談不上最奇葩了。在這里推薦南寧市內幾座造型相對獨特的建筑:
南寧大橋
南寧大橋長度1314米,寓意一生一世,體現了林同炎先生對橋梁設計、建設的永愛之情。南寧大橋采用美籍華人林同炎先生生前的概念設計,結構獨特,造型優美,是世界首座大跨徑、曲線梁、非對稱外傾拱橋。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是南寧市內辨識最最高的地標建筑,是由德國車GMP設計公司和廣西建筑綜合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的,其建筑設計構思巧妙,其中以朱槿花廳為最。朱槿花廳的靈感來自南寧市的市花朱槿花,在遠處看,整座建筑就像一朵盛開的朱槿花。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是由德國GMP設計公司和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聯合設計的。其整體呈白色,由于島嶼般的底部基座在碧水中央托起宛若喀斯特地貌的三座“山峰”——大劇院音樂廳和多功能廳,相應形成了“山、水、岸”的景致。
廣西美術館
廣西美術館是中國西部省區最大的美術館,其主創設計師是徐洪濤。其主體建筑通過以石膏幾何體為母體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將變化多端的美術流派包容其中。通過壯錦,銅鼓紋飾等民族圖案,展示濃郁的廣西民族特色,體現出團結和諧,開放包容的特質。
廣西科技館
按照設計方案,廣西科技館整個建筑設計融合了廣西地方民族和文化的精髓:如地域上其神似廣西桂林的象鼻、山陽朔的月亮山、北海的珍珠貝蚌。在民族性上,其主要構圖的設計采用了廣西銅鼓和民族服飾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羽人圖案,使建筑宛如一只翱翔時展開的巨型翅膀。
廣西新媒體中心
廣西新媒體中心最近因為那不可描述的造型成為網紅。事實上,新媒體中心的主要設計靈感來源于扭曲不規則的設計和三維曲面造型,整座大廈由三座主體結構大樓組成,空中俯瞰,猶如都市上空翩翩起舞的“飄帶”,極具線條感、科技感和時代感格外引人注目。
上三圖:南寧大橋、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
下三圖:美術館、科技館、新媒體中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建筑設計標準圖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建筑設計標準圖集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